在宿遷,釀造(酒)產業不僅是傳統優勢,更是發展引擎。市洋河新區作為全市釀造(酒)產業鏈主陣地,緊扣“中國酒都核心區”發展定位,以全市“兩聚兩促”行動為統攬,打造鏈上統戰“437”工作體系,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在服務民營經濟發展中的優勢作用,為產業發展注入統戰動能。
“四個聚焦”強導向,拓寬渠道凝心聚力
“鹽城是新四軍重建軍部的重要地點,承載了無數新四軍將士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在當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新征程上,我們民營企業要以新四軍精神為指引,堅定發展信心,勇于面對當前形勢下企業發展面臨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努力再創佳績!”彩虹包裝總經理王書學說道。
圍繞新中國成立75周年,市洋河新區組織全區40余名鏈上企業代表前往鹽城新四軍紀念館,開展“凝心聚力共奮進 同心筑夢跟黨走”理想信念教育活動。組織20余家鏈上重點企業代表開展全區統戰系統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引導廣大民營企業進一步增強發展信心。
為確保“兩聚兩促”行動走深走實,市洋河新區制定出臺《“鏈”上統戰工作“四聚焦”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系統謀劃實施鏈上統戰工作,聚焦思想引領、需求導向、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四方面重點環節,整合資源要素,形成多方聚力、同向發力的基層大統戰工作格局。按照大統戰與大數據相融合、統戰工作與產業發展相融合、政治功能與服務功能相融合的理念,打造“兩聚兩促”行動釀造(酒)產業鏈服務陣地,為鏈上企業提供政治引領、供需對接、人才支撐、商務會談、政策咨詢、宣傳推介等服務,有效將資源聚在“鏈”上、服務沉在“鏈”上。
“三項機制”求實效,扎實舉措惠企紓困
“溝通便捷化、需求精細化、資源集約化是助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前置條件,我們一定要明確企業要什么、我們有什么、工作做什么,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準服務。”市洋河新區組織宣傳統戰部副部長謝慶利介紹。
構建“管家式”服務機制。為摸清鏈上企業真實訴求,由職能部門牽頭,開展“雙做雙強”助百企活動,建立“一人一企、一企一策”聯系服務機制,百名機關干部掛鉤聯系百家鏈上企業,強化動態監測、統籌指導,先后走訪調研企業89家,共采集政策咨詢、招工招才、業務培訓指導等十大類企業訴求78條,現場會辦解決46條。
實施“清單式”服務機制。“鐵腳板”訪百企,把問題找準,“摸家底”強聯動,促資源整合,“小切口”排項目,抓精準實施。通過建立企業需求、部門資源、惠企項目“三張清單”,完善“收集—解決—反饋”閉環服務機制,確保惠企助企項目實施到位。截至目前企業訴求化解率超95%,三張清單完成率達100%。
打造“一站式”服務機制。組建法律、金融、人才助企服務團,開辟政策咨詢、用工指導、法律服務、銀企對接等多種服務功能,開展系列活動19場,形成“1+3+N”一站式增值服務體系,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七個模塊”搭平臺,聯動思維蓄力賦能
面對產業鏈企業之間合作對接不暢、對話不順,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優勢難以有效互補,部分企業對抱團和錯位發展理解不深刻等問題,市洋河新區開辟“鏈上統戰 聚力賦能”企業家沙龍模塊,邀請12家釀造(酒)產業鏈重點企業代表進行自我推介,圍繞上下游供需對接、發展規劃以及存在問題等方面進行交流對接,4家企業現場達成合作意向并簽訂合作意向書。“沒想到上次調研之后,新區這么快就組織了這次活動,在自我推介后蘇洋釀酒就主動跟我們公司溝通合作事宜,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與其他企業交流合作的機會。”華教包裝負責人張靜說道。
針對新區酒企“創一代”面臨接班難、“酒二代”整體學歷素養有待提升等問題,市洋河新區打造“鏈上統戰 青年有志”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培育模塊,人才助企服務團聯合南京林業大學舉辦為期一年的釀造(酒)產業鏈人才能力提升培訓班,為全區30余名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提供點單式、小班化培訓服務,有效提升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的趨勢洞察力、產業理解力、經營管理能力、資本運作能力和戰略發展力。“這次授課林曉教授是洋河股份“藍色風暴”項目主要策劃人,授課的內容是創新模式和機會之源,這對我們中小酒企的年輕企業家在變革中開拓思路、尋求發展有很大的啟發。”立功宴酒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管亮。
為積極響應企業訴求,精準實施惠企助企項目,市洋河新區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創新實施鏈上統戰“七個模塊”矩陣式服務,促成產業鏈上下游民營企業達成戰略合作30余家,合作項目資金近5000萬元;對接銀行機構,為乾隆江南、漢匠坊、貴品酒業等4家酒企簽訂授信協議書,授信金額4800萬元;為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5個,舉辦品酒師培訓班三期,打破區域限制培育本土品酒師102人;為全區民營企業職工提供450余份愛心禮包、100個免費購買意外傷害險及體檢名額,形成各部門同頻共振、全力推動釀造(酒)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