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余姚市委統戰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錨定“走在前、創一流”的工作目標,依托產業、勞務、醫療三個協作關鍵點,全面推動東西部協作共同富裕工作,助推對口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共同富裕,譜寫了余姚昭覺山海協作新篇章。
引領產業協作 凝聚“共富情”
四川昭覺縣三岔河鎮三河村的牛棚里,一頭頭肉牛膘肥體壯毛色光亮,承載著村民的共富熱望,這得益于余姚市與當地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雁陣工程”項目的深入實施。余姚市委統戰部聯合余姚企業,通過大戶帶中戶、中戶帶個戶的方式,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共富模式,目前,合作社肉牛養殖達706頭,帶動合作社年均增收超50萬元。同時,全程跟進項目建設,積極落實保底收購機制,簽訂采購規模達3000頭的保底收購合同,切實解決肉牛銷售不穩定問題。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余姚市委統戰部還聯合工商聯、統戰社團等力量積極牽線統戰成員、民營企業家等赴昭覺開展項目援建、合作共建,2024年共引導9家民營企業赴昭覺投資,新增實際到位資金8546.3萬元。
此外,余姚市委統戰部充分發揮甬涼“兩地倉”作用,借助農博會、東西部協作直營店等載體,通過政府購銷、商超直銷、電商營銷等方式,全力拓寬消費幫扶銷售渠道。今年以來,組織開展消費幫扶“新春行動”、“金秋行動”等5場活動,共采購、促銷四川省特色農產品6945萬元。
聚焦勞務協作 綻放“石榴紅”
2024年12月初,首批180名昭覺縣各族務工人員開啟來余姚務工之旅。近年來余姚市委統戰部聯合當地民營企業積極開展“四明石榴紅就業共富”活動,發動昭覺各族群眾來姚務工增收,每季度發布用工信息5次以上,提供崗位信息4452個,并組織召開27場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促成了3863個工作崗位落到實處。
此外,為提升邊疆民族地區群眾技能水平,余姚市積極安排昭覺各族務工人員參加崗前培訓、集中技能培訓等。如余姚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執行會長單位通過以工代訓、集中培訓等模式,聚焦短平快和服務“一老一小”兩個方向,開展訂單式培訓和招聘模式,累計完成以工代訓培訓5214人次,集中培訓5850人次。
除了開展技能培訓,余姚市委統戰部還在余姚建立了昭覺縣勞務服務站、昭覺籍職工之家等陣地,實行為期3個月以上的穩崗管理,維護務工人員權益。同時,積極開展節日送鮮花、暑期送清涼、節前送溫暖和籃球運動會等活動,鞏固勞務協作成效。近四年,昭覺縣來余姚務工人員穩崗率達到73.6%以上,定向輸出昭覺勞工到余姚務工3071人,穩崗三個月以上2259人。
構建醫療協作 共繪“同心圓”
兩年前,昭覺縣人民醫院中醫科的理療區“門可羅雀”,“科室關門”甚至一度長達2個多月。為改變這一狀況,余姚市從硬件、管理、診療水平三方面著手,有效促進了昭覺縣醫療水平的提檔升級。
為提升軟硬件條件,余姚市委統戰部一方面積極爭取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580萬元,助力實施昭覺縣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改造項目,該項目于2024年10月底落地建成,著力提高邊疆民族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在四川民營企業家的支持配合,協助昭覺縣人民醫院引入SPD系統,實現高值耗材從廠家到臨床使用的全程跟蹤監管,實行精細化管理,減少資源投入,避免耗材管理風險點。2024年,昭覺醫院業務量增長17%,耗材采購成本下降300萬元,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
醫療水平要提升,醫療團隊是關鍵。余姚市依托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中的醫療專家力量,加強“師帶徒”培養工作和專業素質專項培訓,2024年“師帶徒”結對20對,開展專題學術講座及科室業務培訓82次,累計培訓醫院醫務人員1188余人次。
(來源:中央統戰部網站)